欢迎来到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中医门诊部!
文章来源: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中医门诊部发布时间:2024-05-16
吴晓玲主任是军医世家,更是海归专家。印象中,吴晓玲主任干练、直爽,有军人之风,巾帼不让须眉。但她却很谦虚低调。她只是“一名普通的医者,致力于医学事业,为普及和宣传祖国医学而努力”。
其实,吴晓玲主任不是普通的医者,而是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中医门诊部资深肿瘤专家。她时刻不忘医者的初心与使命——作为医者,就应仁心济世。同时,她也是“以疗效说话,视荣誉为生命”的肿瘤专家。
一、耳濡目染,中医启蒙
吴晓玲主任的母亲是一名中医,小时候,母亲常常带着她到田间地头认识中草药,那是薄荷,那是蒲公英……至今,还记得当年尝薄荷的清香;姥姥家也世代行医,她常常跟母亲到姥姥家,喜欢看姥爷、姥姥看病,喜欢看那里的医书。至今记得那里有本清代名医吴鞠通所写的《温病条辨》。
吴晓玲主任骨子里喜欢中医,从小就喜欢到小镇中医院找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中医,缠着学中医;老中医张嘴就是《汤头歌诀》,“四君子汤中和义,参术茯苓甘草比”;叮嘱吴主任“小丫头,要记住‘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’哟”。吴主任感受着中医药的的神奇,便萌发了当一名中医的理想。
二、军医风范,英勇果敢
渐渐地,吴主任成了母亲的行医小助手,也成了军医父亲宠爱的“小医生”。作为一名军医,父亲从小就与吴主任见面不多,但吴主任感受到了父爱如山和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。在母亲、父亲的影响下,吴主任更坚定了学医的志向,认为学医能解决病人疾苦,帮助患者;医者很是崇高伟大。
后来受军医父亲影响,吴主任考取了第三军医大就读临床医学专业。吴主任尤其喜欢中医科,系统学习中医基础、辩证、中药、方剂等学科。在这里,吴主任感受到了军医的英勇果敢、坚韧顽强;梦里依然还响起校歌“医学之星,军旗之光”、“质量取胜,特色取胜”,还是那样铿锵有力。
三、父亲离世,决心克瘤
吴主任从第三军医大毕业后,凭借着学校里的优异成绩和实习时练就的过硬本领,进入西医医院,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,先后开过西药,做过手术;同时,没有丢下喜欢的中医,并对西医和中医如何各取所长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,取得了较显著的疗效,受到了患者的认可。
越长大,越对军医父亲当年舍家为国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重。然而,正当吴主任与退休的军医父亲能有更多交流的时候,军医父亲却因肿瘤疾病离开了吴主任!父亲的离世,让吴主任下定决心,要攻克肿瘤。为此,吴主任还到北京协和医院肿瘤科进修;坚定走上了中医抗肿瘤的道路。
四、走出国门,疗效说话
吴主任曾任东南亚中医康复中心主任,先后在东南亚诸国传授中医抗肿瘤技术及坐诊,融治疗和临床研究为一体,为当地百姓造福;将传统中医与现代思维观念结合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,受益匪浅。吴主任认为,中医用药就跟行军打仗一样,很讲究配伍严谨,用药精当,才有更好疗效。
肿瘤专家吴晓玲主任认为,当时东南亚肿瘤治疗基本处于原始状态;少有手术及放化疗干扰;不同阶段用药,用药效果真实,用药更切合实际;其病理及心理也更清楚,疗效也更确切。吴主任回忆,有位患肺瘤伴严重糖尿病的老奶奶,从很远地方慕名而来,就诊时全身尿骚味;因疗效好复诊时老奶奶早上5点过就来了,尿骚味没有了,继续吃药;看诊3次,血糖正常了,肿瘤缩小。
五、医者仁心,抗瘤济世
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中医门诊部肿瘤专家吴晓玲主任一直秉承“疗效创院”、“技术兴院”的初心使命,坚持“要做就做最好,要钻就钻透彻”,倡导“疗效才是硬道理”!作为600余年普济医道的传承者、《普济方》抗瘤专家组组长,吴主任坦言,普济医道就是“医者仁心,抗瘤济世,解除患者痛苦”。
攻邪不伤正,标本兼治,缓急双解。吴主任博采众长,结合临床实践,以“急则治其标,缓则治其本”为治疗理念,以 “扶正祛邪、活血化瘀、消痰散结”为治疗原则,总结形成“中医三位一体抗癌消瘤体系”,给肿瘤病人带来希望,减轻痛苦,提高生存质量;其疗效确切,深受各界的推崇。
将心比心,疗效说话。鼻咽瘤患者,年过古稀,先后在华西做了20次放疗,10次化疗,身体承受不了,出现了流脓、流水等症状;1个疗程后,病情缓解;4个疗程后,病情整体好转,逐步停药。淋巴瘤患者,耄耋之年,做了八次放疗,病情加重,全身多处转移,纳呆,食欲明显下降;治疗后,纳呆、腹胀、乏力等症状都没有了,颈部淋巴瘤也肉眼可见地逐渐消失了。如此病例很多。
后记
“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”。中医肿瘤专家吴晓玲主任认为,好医生的标准就是医术高、医德好,不光要看病,还要有同理心,对自己的职业负责,对病人负责,对生命负责。这与“敬佑生命、救死扶伤、甘于奉献、大爱无疆”的医师精神吻合,也与“医者担当践初心”的医者使命吻合。这正是“医者仁心,大医精诚”。吴主任就是这样“以疗效说话,视荣誉为生命”的军医、大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