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中医门诊部!
文章来源: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中医门诊部发布时间:2023-10-20
中华名医专家程文认为,气滞是指气机流通不畅而郁滞的病理状态,泛指一切气机郁滞,运行不畅之证;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和不通畅的病理状态;气滞血瘀是形成肿瘤的重要病理机制;这为活血化瘀法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了客观依据。
气滞与气郁可通称为气滞,主要指气机郁滞、运行不畅,或是情志不舒引起的气机运行不畅;是气机流通不畅而郁滞的病理状态。
1、引起气滞与的原因
1)由情志抑郁不舒引起气机不畅。
2)因痰、湿、食积、瘀血等有形之邪阻碍气机。
3)因外邪侵犯抑遏气机。
4)因脏腑功能障碍,如肝失疏泄,肺失宣肃,皆可引起气滞。
5)因气虚,运行无力而滞者。
2、气滞病机与临床表现
程文主任认为,不同部位的气滞其病机与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。
1)肺瘤患者,由于肺失肃降,上焦气机壅滞,症见胸闷咳喘;
2)肝瘤早期病人,由于肝失疏泄,肝经郁滞,出现胁肋胀闷;
3)胃肠肿瘤患者,由于胃肠气滞,则可见脘腹胀痛,时作时止,时重时轻,得矢气、嗳气则胀痛减轻。
3、气滞的共同病机与表现
通观各种气滞,气郁滞而不通,是其共同的病机;因此,闷、胀、痛是其常见的共同临床表现;由于气推动着血、津液的运行与脏腑生理活动,气滞不通则对津液、血、脏腑功能活动都有不良的影响;如气滞不畅,会引起血行也不畅,形成血瘀;气行不畅可使津液运行也不畅,进一步会引起津液停聚,而形成痰、饮或水肿;气行不畅还可使脏腑功能发生障碍;此外,因气有温煦作用,气滞不通,郁久化火,而出现火热征象,一般称为气郁化火之证。
对于血瘀形成的病机,程文主任比较认可医家巢元方、滑寿和邹岳的观点;隋代巢元方《诸病源侯论·噎嗝》云,“此由忧恚所致,忧恚则气结,气结则不宜疏,使噎”;元代滑寿《难经本义》云,“积蓄也,言血脉不行,蓄积而成病也”;清代医家邹岳《外科真诠》云,“(石疽)乃肝经郁结,气血凝而成”;血液运行迟缓和不通畅形成血瘀。
1、血瘀的成因
程文主任认为,血瘀是一种病理状态;血瘀的成因,主要有五个方面。
1)气滞。2)气虚。3)血寒。4)血热。5)外伤。
2、血瘀的表现
血瘀的形成还与出血成瘀、治疗不彻底、吐衄不尽、病后的变化等因素相关;局部血瘀可以发生在脏腑、形体、经络、九窍的任何部位。血瘀主要表现两方面。
1)血瘀气滞,不通则痛。2)血瘀而形成瘀血积聚,发为肿块而成肿瘤。